甘露漩明王,即古稱「軍荼利明王」,唐代不空三藏譯梵音作阿密利多‧軍荼利,即現今法本內名號咒「阿蜜大袞札利」的音譯異寫。
本尊始傳在唐代,不空三藏大師譯有《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一卷,失譯人《西方陀羅尼藏中金剛族阿蜜哩多軍吒利法》二十二品,屬東密五大明王之一,示現四面四臂或一面八臂之相,經中說其功德:「甘露軍荼利,能摧諸魔障,以慈慧方便,現大忿怒形,成大威日輪,照耀無邊界,修行者暗瞑,速得悉地故,流沃甘露水,洗滌藏識中,熏習雜種子,速集福智聚,獲圓淨法身」。
藏傳以其於最上成就及成辦事業二種主要本尊中屬成事之尊,並有教傳及巖傳之別,教傳有隨順密集金剛續之佛智尊者傳承及班智達旺波吉美炯內培巴傳噶譯師傳承,其他如《金剛鬘》、《成就法海》等皆有其傳承教授。
巖傳部分雖有各伏藏師多種傳承,然以蔣貢工珠《大寶伏藏》僅收錄龍薩寧波及天法明珠多傑二種,最為著名重要,何以故?因其為消除道障上成效最快、方法最易之法,一般淨障去穢時大都皆以其咒行之即可,佛智祖師直言,此尊為金剛部事業主尊,僅以誦咒及眼視或灑咒水即可驅逐妖魔鬼怪邪穢障礙,本法伏藏正文中亦云:「發心精進瑜伽士,雖隨所行精進修,然修甘露漩明王,是為珍貴最勝道」,是自利近修或利他行灌頂、勝住、超渡、去穢、沐浴淨障等一切事業應用中防護障礙魔難的事業大法。
本軌系噶陀大伏藏師龍薩寧波於喀米局多傑宗所取出《龍薩金剛藏》支分事業本尊法類,以其重要故《大寶伏藏》收錄本軌。
龍薩多傑寧波
法護(曾慶忠)
大藏文化
2010年8月
18頁
● 著作權法保護之商品(書籍、印刷品及影音商品等)除有非人為之瑕疵外,一經販售或拆封概不接受退貨